资源简介
《NB/T 10100-2018 光伏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光伏发电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为光伏电站的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规范共分为10章,内容涵盖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阶段划分、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特殊地质问题处理、勘察成果提交、安全与环保要求以及附录等部分。通过对光伏发电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和分析,确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地质风险,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总则部分,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制目的和基本原则,强调了地质勘察在光伏发电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勘察工作应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和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
术语章节对规范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确保各参与方在理解与执行过程中保持一致。基本规定部分提出了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勘察阶段划分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提出相应的勘察任务和深度要求。通过分阶段实施,确保勘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资源浪费。
岩土工程勘察部分重点介绍了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地基承载力计算等内容。对于光伏支架基础、电缆沟槽等关键结构物,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针对地下水位、水质、渗透性等参数进行调查,防止因地下水影响而导致的工程事故。特别是在多雨地区或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水文地质勘察尤为重要。
特殊地质问题处理部分针对滑坡、泥石流、冻土、盐渍化等常见地质灾害提出应对措施。规范要求在勘察过程中识别潜在风险,并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勘察成果提交部分明确了各类勘察报告的内容、格式和提交方式,确保勘察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求勘察单位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为后续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安全与环保要求是规范的重要补充内容,强调在勘察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生产规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生态敏感区和文物保护区域,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
《NB/T 10100-2018 光伏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光伏发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该规范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工程质量,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