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NBT42166-2018配电网电压时间型馈线保护控制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配电网中电压时间型馈线保护控制的技术要求。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实施以来,为我国配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系统,针对馈线保护控制装置的设计、功能、性能、试验方法及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其核心内容包括电压时间型保护的基本原理、动作特性、整定原则、逻辑设计以及与其他保护设备的配合方式等。
电压时间型馈线保护是一种基于电压和时间的保护策略,通常用于检测线路故障并快速切除故障区域,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该保护方式通过监测线路电压的变化,并结合时间延迟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从而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响应。
在标准中,明确了电压时间型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如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瞬时短路保护、延时短路保护等。同时,还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和整定值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在不同工况下能够准确识别故障并进行有效隔离。
此外,《NBT42166-2018》还对馈线保护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通信接口、电源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这些内容对于保障装置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兼容性与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试验方法方面,标准规定了保护装置的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现场测试的具体项目和要求,确保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各项性能指标。例如,试验应包括功能验证、动作时间测试、整定值误差测试、抗干扰能力测试等。
标准还强调了馈线保护控制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协调配合问题。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不同保护设备之间需要合理配合,避免误动或拒动现象的发生。因此,标准中对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原则、动作顺序和时间整定进行了详细说明。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压时间型馈线保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规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NBT42166-2018》的发布,不仅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NBT42166-2018配电网电压时间型馈线保护控制技术规范》是指导我国配电网保护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文件,对于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