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BT31003-2011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能源局于2011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称为《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容量在50MW及以上的风电场项目,旨在规范和指导大型风电场的并网设计工作,确保风电场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该标准的发布是为了适应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风力发电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有效对接成为关键问题。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可以提高风电场并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并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升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
《NBT31003-2011》涵盖了风电场并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配置、自动控制与调度通信、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谐波分析与治理、短路电流计算、功率预测与调度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为风电场的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
在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方面,标准强调了应根据风电场的地理位置、装机容量、电网结构以及负荷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入点和接入电压等级。同时,要求充分考虑风电场出力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电气主接线设计中,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内部电气设备的配置原则,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关键设备的选型与布置方式。同时,还提出了风电场与主变电站之间的连接方式,以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继电保护配置,《NBT31003-2011》明确了风电场内部及与电网之间的保护装置设置原则,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以防止故障扩大,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
在自动控制与调度通信方面,标准要求风电场具备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并与电网调度中心进行信息交互。此外,还对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数据传输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是风电场并网设计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应根据电网电压波动情况,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确保电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此外,标准还涉及谐波分析与治理、短路电流计算、功率预测与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技术要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电场并网设计体系,为风电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NBT31003-2011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是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推动风电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风电场并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