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该规范自2002年实施以来,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提高建筑质量、保障结构安全和推动绿色建材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多孔砖是一种以粘土或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墙体材料,其特点是孔洞率高、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多孔砖不仅能够减轻建筑物的自重,还能有效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符合现代建筑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因此,多孔砖在住宅、办公楼、学校等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内容涵盖了多孔砖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设计方法、构造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等方面。规范中对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在设计方面,规范强调了多孔砖砌体结构应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同时,规范还对砌体的抗压、抗剪、抗弯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提出了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设计参数和调整系数。
在施工方面,规范对多孔砖的运输、堆放、砌筑工艺、砂浆配合比、灰缝厚度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和施工环境。此外,规范还对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在地震区,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在质量验收方面,规范明确了多孔砖砌体结构的检验项目、抽样数量、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规范还对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说明,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也为推动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范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和技术进步。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