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 33592-2017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运行控制行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不超过10MW的分布式电源,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本标准从技术要求、运行控制、保护配置、通信与自动化等方面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分布式电源在并网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电压等级、频率范围、功率因数等,确保其能够满足电网的安全运行需求。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分布式电源在并网过程中应具备的保护功能,以防止故障情况下对电网造成影响。
在运行控制方面,标准提出了分布式电源在并网运行中的控制策略,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方式、启停控制、并网与解列操作等。这些控制策略有助于实现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之间的协调运行,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分布式电源在并网运行中应具备的自动控制能力,以适应电网运行的变化。
保护配置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分布式电源在发生故障时的保护动作及相应的保护装置设置。标准规定了不同的保护类型和配置原则,以确保在发生短路、过载等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故障点,避免对电网造成更大的损害。同时,标准还对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动作时间等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信与自动化是保证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分布式电源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方式,确保双方能够及时获取运行状态信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此外,标准还对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出了要求,如数据采集、故障诊断、运行分析等,以提升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 33592-2017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效率,降低运行风险,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同时,该标准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总之,《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 33592-2017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涵盖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各个方面,为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