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BT10487-2021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是为适应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该规范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1年实施以来,成为指导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重要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水电工程项目,涵盖水库、大坝、输电线路等各类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水电工程对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破坏,确保这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物种得以保存。
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保护对象的范围,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的植物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或文化意义的古树名木;二是规定了在项目前期阶段进行生态调查和评估的具体要求,确保在设计阶段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因素;三是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如避让、移植、就地保护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四是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包括施工区域的划定、施工时间的安排以及施工后的生态修复工作。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在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对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持续监测与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威胁因素。同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NBT10487-2021》不仅为水电工程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水电工程的生态友好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电工程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NBT10487-2021》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水电工程生态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总之,《NBT10487-2021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标准,对于推动水电工程绿色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贵自然资源具有积极作用。未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该规范也将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