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BT10205—2019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规定》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场的功率预测工作。该标准旨在规范风电功率预测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风电并网运行和电力系统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该标准明确了风电功率预测的基本原则,包括数据采集、模型选择、预测方法、结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在数据采集方面,要求风电场应具备完整的气象观测系统,收集风速、风向、温度、气压等关键气象参数,并结合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数据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预测模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在模型选择方面,《NBT10205—2019》推荐使用物理模型、统计模型或混合模型进行风电功率预测。物理模型主要基于大气动力学原理,适用于中长期预测;统计模型则依赖于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适用于短期预测;混合模型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能够提高预测精度。标准还强调了模型的适应性,要求根据风电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
预测方法部分,《NBT10205—2019》规定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预测要求。对于短期预测(如1小时至24小时),要求预测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电网调度的需求;对于中长期预测(如3天至7天),则更注重趋势判断和风险评估。此外,标准还提出应结合实时气象预报信息,动态调整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在结果评估方面,该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预测误差指标、置信区间计算、预测结果验证等内容。通过对比实际发电量与预测值,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并定期进行模型优化和更新。同时,要求风电场建立预测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测偏差,提升整体预测水平。
《NBT10205—2019》还对风电功率预测的实施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从数据准备、模型构建、预测执行到结果应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管理要求。标准强调了风电场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确保预测结果能够有效支持电力系统的运行决策。
此外,该标准还关注风电功率预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风电场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同时,应对预测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测试,确保其稳定运行。对于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预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看,《NBT10205—2019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规定》是指导我国风电功率预测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为风电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风电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