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MT 818.11-1999煤矿用阻燃电缆第2单元煤矿用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铜芯固定敷设阻燃电力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是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用于规范煤矿用阻燃电缆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该标准是MT 818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专门针对煤矿井下环境中的电力电缆进行规定,确保其在复杂、危险的矿井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铜芯固定敷设阻燃电力电缆,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的电力传输系统。由于煤矿井下存在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对电缆的阻燃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标准通过规定电缆的结构、材料、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阻燃特性,确保电缆在发生火灾或短路时能够有效防止火势蔓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安全。
在标准中,首先对电缆的命名和分类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电缆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明确了各类型的适用范围和安装方式。此外,标准还对电缆的导体材料、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等关键部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确保电缆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同时,标准对电缆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明确规定。电缆必须通过严格的阻燃测试,如垂直燃烧试验、烟密度测试等,以验证其在火灾情况下的表现。此外,电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热性和抗老化能力,以适应煤矿井下复杂的温度变化和长期运行的需求。
在电气性能方面,标准对电缆的额定电压、工作温度、绝缘电阻、介质损耗等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对于电缆的屏蔽性能、接地方式以及敷设要求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减少电磁干扰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机械性能方面,标准对电缆的弯曲半径、抗拉强度、耐磨性等进行了详细描述,确保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此外,电缆的外护套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防腐蚀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可靠性。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煤矿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缆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也为煤矿企业选择和使用合格的电缆提供了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井下因电缆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之,《MT 818.11-1999煤矿用阻燃电缆第2单元煤矿用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铜芯固定敷设阻燃电力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涵盖了电缆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等多个方面,为煤矿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