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JG 314-2010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是中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中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测量用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工作。该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的电压互感器的检定、校准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将高电压按比例转换为低电压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电能计量、继电保护和测量仪表等领域。其性能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计量的可靠性。因此,对电压互感器进行定期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JJG 314-2010》规定了电压互感器的检定项目、方法、条件以及合格标准等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误差检定、相位差检定、变比误差检定、绝缘电阻测试、工频耐压试验等。这些检定项目能够全面评估电压互感器的性能,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规程中还明确了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一般情况下,新制造的电压互感器应在出厂前进行检定,使用中的电压互感器应定期进行检定,通常为1至2年一次,具体周期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情况而定。对于频繁使用的设备,可适当缩短检定周期,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在检定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定设备和环境条件。例如,检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温度、湿度控制条件,并且远离电磁干扰源。同时,检定所用的标准设备也必须经过校准,确保其精度符合规程要求。
此外,《JJG 314-2010》还强调了电压互感器在检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高压触电、避免误操作等。检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该规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压互感器的检定水平,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检定规程,可以有效减少因电压互感器故障导致的电能计量误差和系统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压互感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完善和更新检定规程,使其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需求,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总之,《JJG 314-2010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在保障电压互感器性能和电力系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电压互感器的检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是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文件。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