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GT 535-2017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是中国国家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建筑领域中使用的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设计、生产、检测及应用。
柔性薄膜光伏组件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与传统的晶体硅光伏组件相比,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安装灵活等优点。这种组件通常采用非晶硅、微晶硅或铜铟镓硒(CIGS)等材料制成,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如屋顶、幕墙、遮阳板等,为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JGT 535-2017》标准对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湿热耐受性、耐候性、防火性能等。同时,还规定了产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电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关键指标,确保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试验方法方面,该标准详细描述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步骤和条件,例如:通过紫外老化试验评估组件的耐候性;通过湿热试验检测其在高湿度环境下的稳定性;通过热循环试验模拟组件在不同温度变化下的工作状态。此外,还对组件的电气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短路电流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JGT 535-2017》还明确了产品的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类型。出厂检验主要针对每批产品的基本性能进行抽样检查,而型式检验则是在新产品投产或设计变更时进行的全面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在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该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产品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包装应具备防潮、防震、防压等功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JGT 535-2017》的实施对于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质量水平,也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该标准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JGT 535-2017建筑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光伏发电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