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GJT 365-2015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的电气设计工作。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系统,为相关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规范由多个章节组成,涵盖了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的基本要求、电气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全防护、接地与防雷、监控与通信、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确保光伏玻璃幕墙在运行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基本要求部分,规范明确了光伏玻璃幕墙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以及与其他建筑系统的协调关系。强调了光伏玻璃幕墙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其与建筑结构、通风采光等其他功能的整合要求。同时,还对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排列布局以及材料选择进行了具体说明。
在电气系统设计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光伏系统的接线方式、逆变器的配置、直流与交流配电的设计原则以及系统的功率平衡计算方法。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实际光照条件、用电负荷和电网接入情况,合理确定光伏系统的容量和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佳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设备选型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电缆及其他相关设备。同时,规范还对设备的性能参数、防护等级、环境适应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能够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在安全防护方面,规范特别强调了电气系统的安全设计,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以及防误操作措施。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保护措施,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接地与防雷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光伏玻璃幕墙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外立面,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因此规范对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光伏系统的接地装置以及防雷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地理位置和雷电活动频率,制定合理的防雷设计方案。
监控与通信部分要求光伏玻璃幕墙系统应配备完善的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发电量、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并通过通信系统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或远程管理平台。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节能与环保是规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光伏玻璃幕墙系统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总之,《JGJT 365-2015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作为我国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光伏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