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GJT 365-2015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建筑中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电气设计。该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光伏玻璃幕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确保其在电气安全、系统效率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
本规范的发布背景源于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广泛推广。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作为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建筑表面进行发电,还能起到装饰和隔热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对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统一的电气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JGJT 365-2015》主要涵盖了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电气设计原则、系统组成、设备选型、接线方式、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监控与通信等多个方面。规范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光伏组件的性能、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在电气设计原则方面,规范明确要求设计人员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基本原则。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电缆选择等具体参数,为实际工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关于系统组成,《JGJT 365-2015》详细说明了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装置、储能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其中,逆变器作为连接直流与交流系统的桥梁,其选型和配置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规范要求逆变器应具备良好的功率调节能力和故障保护功能。
在设备选型方面,规范强调应根据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建筑物的用电需求以及电网接入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规范还对电缆、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关键部件提出了具体的选型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接线方式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规范明确了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直流侧和交流侧接线方式,并对并网接入点的选择、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规范还特别强调了接线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电气事故。
防雷与接地是保障光伏玻璃幕墙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规范要求光伏玻璃幕墙系统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防雷设计,并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以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规范还对接地电阻值、接地材料的选择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保护措施方面,规范详细列出了针对不同故障情况的保护方案,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电气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受到损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监控与通信系统是现代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系统运行状态以及故障信息。同时,规范还对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方式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JGJT 365-2015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行业标准,为光伏玻璃幕墙系统的电气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将在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