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全称为《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于2016年正式实施。该规范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采用组合结构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指导。
组合结构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结构体系,如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组合形式,常见的有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这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工业厂房等大型工程中。
《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是在原有相关标准基础上进行整合与修订而成,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则。规范内容涵盖了组合结构的基本规定、材料性能、构件设计、节点构造、施工要求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
在基本规定部分,规范明确了组合结构的应用范围、设计原则、荷载取值及计算方法等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组合结构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和适用条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材料性能方面,《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对钢材、混凝土、钢筋等主要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并结合组合结构的受力特点,给出了合理的强度等级和配比建议。此外,规范还强调了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构件设计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梁、柱、板等主要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稳定性分析以及构造要求。对于钢骨混凝土结构,规范特别强调了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和协调变形问题,确保两者能够共同工作,发挥最佳性能。
节点构造部分,《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对各种组合结构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如焊接、螺栓连接、锚固等方式。规范要求节点设计应满足传力明确、构造合理、便于施工等原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施工要求和质量验收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明确了组合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如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吊装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不仅提高了我国组合结构设计的标准化水平,也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组合结构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