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JBT 8175-1999电力半导体器件用型材散热体外形尺寸》是一项针对电力半导体器件中使用的型材散热体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械工业局于1999年发布,旨在规范电力半导体器件中散热体的外形尺寸设计和制造要求,以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散热需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半导体器件中所使用的型材散热体,包括但不限于晶体管、可控硅、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散热结构。这些散热体通常采用铝合金或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用于将半导体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从而保证器件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型材散热体的外形尺寸、结构形式、公差范围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通过对散热体外形尺寸的标准化,可以有效减少因尺寸不一致而导致的安装困难或散热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的兼容性。
在标准中,对于不同的散热体类型,如矩形、L形、T形等,均有相应的尺寸规格和设计参数。这些参数不仅考虑了散热体的几何形状,还结合了实际应用中的热传导效率、安装方式以及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关系。例如,对于矩形散热体,标准规定了长度、宽度、厚度等基本尺寸,并明确了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确保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此外,标准还对散热体的表面处理、加工精度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散热体的导热性能和防腐蚀能力,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阳极氧化、喷漆、电镀等。加工精度则直接影响散热体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效果,因此标准中对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散热体需要与芯片、绝缘垫片、固定支架等部件进行配合安装。因此,标准中还涉及了散热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接口尺寸。通过统一这些接口尺寸,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装配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散热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JBT 8175-1999》是1999年发布的标准,但其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散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尽管已有新的标准和技术出现,但该标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JBT 8175-1999电力半导体器件用型材散热体外形尺寸》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它为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散热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和检测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