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JBT 5777.1-1991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柜、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二次电路用屏柜和台的型号编制方法。该标准于1991年发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等二次电路设备的屏柜和台的设计、制造和选用。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统一和规范电力系统中二次电路设备的命名方式,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在型号上具有可比性和兼容性。通过统一的型号编制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互换性,方便用户选择和使用,同时也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该标准规定了二次电路用屏柜和台的产品型号由几个部分组成,通常包括产品代号、功能特征代号、设计序号等。其中,产品代号是表示设备类型的基本符号,如“P”表示屏柜,“T”表示台;功能特征代号则用来标识设备的功能或用途,例如“Z”表示控制,“B”表示保护;设计序号则是根据设备的不同设计进行编号,以便区分不同的产品系列。
此外,该标准还对型号的排列顺序、字母和数字的使用规则进行了详细说明。例如,型号中的字母通常采用大写形式,数字则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确保型号的清晰和易读。同时,标准还强调了型号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因不同厂家的随意命名而造成混乱。
该标准的应用范围涵盖了电力系统中的各类二次电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电站、配电室、发电厂等场所使用的屏柜和台。这些设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控、控制和保护,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为电力系统的设计、采购和运维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型号的准确识别,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设备,并了解其功能和性能特点。同时,该标准也有助于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关设备的型号编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尽管《JBT 5777.1-1991》已经发布多年,但其核心原则和编制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续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