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 37755-2019 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智能变电站中光纤回路的建模与编码技术。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为光纤回路的标准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光纤回路作为智能变电站内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输保护、控制、监测等关键信息的任务。为了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维护性,有必要对光纤回路进行统一的建模与编码。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的建模方法、编码规则、命名规范以及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对光纤回路的结构、连接方式、功能属性等进行建模,可以实现对光纤网络的可视化管理和高效运维。同时,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能够提高光纤回路的识别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升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在建模方面,标准提出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建模方法,强调了光纤回路与IED(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应包含光纤回路的物理连接、逻辑拓扑、端口配置等信息,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光纤回路(如保护通道、测控通道、监控通道等)的建模要求,以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编码方面,标准制定了光纤回路的命名规则和编码体系,明确了编码的组成要素,包括变电站名称、设备编号、光纤类型、端子编号等。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可读性和可扩展性,便于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同时,标准还建议采用数字化手段对光纤回路进行标识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智能变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标准化水平,还能促进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光纤回路建模与编码技术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厂商的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需要建立通用的建模和编码规范,确保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协同工作。这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
总的来说,《GB/T 37755-2019 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智能变电站光纤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它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