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高清版)》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是电力工程中电缆设计的重要依据,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电力电缆设计工作,涵盖了电缆的选型、敷设、安装、防护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特点,对电缆的设计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同时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GB 50217-2007》共分为九章,包括总则、术语、电缆选择、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和接头、电缆防火、电缆线路保护、电缆通道及附属设施、附则等部分。每一章节都对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在电缆选择方面,规范强调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如电压等级、负荷容量、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合理选择电缆的类型、规格和绝缘材料。同时,还对电缆的载流量、短路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电缆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的安全性。
电缆敷设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规范中明确了电缆在不同敷设环境下的施工要求,包括直埋、穿管、电缆沟、桥架、隧道等敷设方式,并对敷设时的弯曲半径、间距、固定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防止机械损伤、避免高温影响、防止电缆受潮等。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设计同样受到重视。规范要求电缆终端和接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以防止水分侵入和电弧放电的发生。同时,对接头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以及安装工艺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电缆防火方面,规范提出了一系列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隔板、阻燃电缆的选择、电缆井的防火封堵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火灾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缆线路保护部分涉及继电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等内容,规范要求根据电缆的运行特点和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合理配置保护装置,确保电缆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电缆通道及附属设施的设计也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电缆通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和防渗漏功能,同时应考虑电缆的检修和维护需求。此外,对电缆标志牌、标识系统、监控设备等附属设施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高清版)》作为一部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提升我国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指南。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