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Z41237-2022能源互联网系统术语》是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相关术语的使用,促进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该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系统的设计、研发、运行和管理等相关领域。
能源互联网是融合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统一的术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标准主要涵盖了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组成部分、功能模块以及相关技术术语。通过对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解释,有助于提高行业内的沟通效率,避免因术语不一致而造成的误解和混乱。同时,也为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和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标准中提到的“能源互联网”是指以电力系统为核心,整合多种能源形式,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储存的互联互通。其核心特征包括多能互补、智能互动、开放共享和高效协同。这种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详细定义了“能源互联网平台”、“能源路由器”、“虚拟电厂”等关键技术术语。能源互联网平台是实现能源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的核心载体;能源路由器则用于实现不同能源网络之间的灵活连接与调度;虚拟电厂则是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形成具有传统电厂功能的虚拟实体。
在实际应用中,能源互联网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工业园区、农村能源网络等多个场景。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推动能源市场的开放与竞争,促进能源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本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不仅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方向。未来,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标准的更新和完善也将成为一项持续的工作。
总之,《GBZ41237-2022能源互联网系统术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文件,对于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术语和规范定义,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