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 18039.9-2013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中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公用中压供电系统中的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性要求。该标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要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kV至35kV的中压供电系统。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在公用中压供电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减少因电磁干扰而引起的性能下降或故障。随着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中压供电系统中,由于电压等级较高,容易产生较大的电磁骚扰,因此需要对系统的兼容水平进行严格控制。
标准中规定了公用中压供电系统在低频范围内(通常指2Hz至40kHz)的传导骚扰限值。这些限值是基于对各类设备的运行环境和干扰源的研究分析得出的,目的是保证在不同设备之间不会因为电磁骚扰而影响彼此的正常工作。此外,标准还考虑了信号传输的要求,确保在供电系统中进行通信时,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保障。
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供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测量供电系统中各频率点的骚扰电平,并与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测试结果超出限值,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屏蔽、改善接地、使用滤波器等,以降低骚扰水平。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也对电力设备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制造商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确保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同时也能够抵御来自供电系统的电磁骚扰。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对供电系统运行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标准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总体而言,《GBT 18039.9-2013》是一项重要的电磁兼容标准,对于保障公用中压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升设备的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该标准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电力网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