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50865-2013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设计工作。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接入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特别是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被接入到配电网中。为了确保这些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保障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设计规范。
《GBT50865-2013》主要涵盖了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基本要求、接入方式、电气设计、保护与控制、电能质量、通信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接入方式包括了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种类型,但主要针对的是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在电气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光伏电站的接入点选择、变压器配置、线路选型以及短路电流计算等关键内容。同时,对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倾角、间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保护与控制是规范的重点之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可能会影响配电网的原有保护配置,因此规范中详细规定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故障处理措施,以防止因光伏发电带来的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等问题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电能质量方面,《GBT50865-2013》对谐波、电压偏差、闪变、频率偏差等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得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强调了无功功率补偿的重要性,以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通信与自动化部分则涉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内容。规范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必要的通信能力,以便于调度中心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总体而言,《GBT50865-2013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