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Ⅱ
  • 能源
  • 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1

    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1
    发电站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12 浏览2025-07-15 更新pdf1.7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设计工作。该标准自2013年实施以来,为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接入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规范指导。

    本规范主要针对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包括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选择、接入点的选择、无功补偿配置、电能质量要求、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置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接入设计,可以有效保障光伏发电站与电网之间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在电压等级选择方面,规范根据光伏发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当地电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不同容量范围对应的接入电压等级建议。例如,小型光伏发电站通常接入10kV或35kV配电网,而大型光伏电站则可能需要接入110kV或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网。这种分类设计有助于优化电网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接入点的选择是确保光伏发电站顺利并网的关键环节。规范要求接入点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并且具备良好的供电能力和稳定的运行条件。同时,接入点的选择还应考虑电网的潮流分布、短路容量以及对周边用户的影响等因素,以减少对电网运行的干扰。

    无功补偿配置是保证电网电压稳定的重要措施。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光伏发电站应根据其功率因数的要求,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容器、电抗器或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还能有效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电能质量要求是衡量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性能的重要指标。规范中对谐波、电压波动、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光伏发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不得对电网造成明显的电能质量问题。此外,还要求发电站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定期分析和评估电能质量状况。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置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规范中明确了光伏发电站应配置必要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速断保护、接地保护等,以防止故障扩大影响电网安全。同时,还要求发电站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如自动解列、自动调节功率输出等,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光伏发电站的接入设计流程,也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断推进,光伏发电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设计规范,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封面预览

    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1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50795-2012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ACI 318R-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文版)

    TCEC173-2018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