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39586-2020电力机器人术语》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于2020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电力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术语,为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管理提供统一的术语体系,促进电力机器人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使用及维护等各个环节。通过定义和解释电力机器人相关的术语,有助于提高行业内的沟通效率,减少因术语不一致而产生的误解,推动电力机器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电力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变电站运维、配电网作业等领域。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机器人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升运维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BT39586-2020电力机器人术语》涵盖了电力机器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机构、通信模块等。同时,还对电力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分类和定义,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该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电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应用需求,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在电力机器人术语方面的空白,也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在标准中,明确了“电力机器人”这一核心概念,指的是用于电力系统中执行特定任务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机器人。根据其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同,电力机器人可分为巡检机器人、检修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机器人均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功能描述。
此外,《GBT39586-2020电力机器人术语》还对电力机器人涉及的关键技术术语进行了详细定义,如自主导航、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远程控制等。这些术语的统一表述,有助于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交流。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电力机器人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机器人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也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电力运维。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机器人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主化的方向演进。在此背景下,《GBT39586-2020电力机器人术语》的发布和实施,将为电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助力我国电力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