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38279-2019铅酸蓄电池用辅料技术规范-副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规范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该标准由全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所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
铅酸蓄电池作为传统的储能设备,在电力系统、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性能和寿命不仅取决于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质量,还与辅料的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制定统一的辅料技术规范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使用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涵盖了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辅料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隔板、密封胶、极板涂膏剂、铅合金添加剂、极柱封口剂等。针对每种辅料,标准明确了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电气性能、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指标,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对辅料的外观、密度、粘度、热稳定性、抗压强度、导电性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隔板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机械强度,以确保电池内部的离子传输效率;密封胶则应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防止电解液泄漏。
试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流程,包括样品制备、实验条件、测试仪器及操作步骤。这些方法既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又结合了国内实际应用情况,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检验规则方面,标准规定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要求。出厂检验主要针对每批产品的基本性能进行抽样检查,而型式检验则是在新产品投产或产品设计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全面测试,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标准还对辅料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包装应牢固、防潮、防震,标志应清晰标明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潮湿和剧烈震动,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
《GBT38279-2019铅酸蓄电池用辅料技术规范-副本》的发布实施,为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能推动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该标准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辅料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标准还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