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34932-2017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远程监控技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全国光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远程监控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控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数据采集与传输、通信协议、系统集成、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远程监控系统的统一规范,有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光伏发电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运行管理。
在基本功能方面,标准要求远程监控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远程控制、报警提示等功能。数据采集应包括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电网接入情况、环境参数等关键信息。数据处理应具备数据校验、异常识别、趋势分析等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远程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数据更新频率、系统稳定性等。同时,对通信方式、通信协议、网络架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适应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数据采集与传输是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标准要求数据采集应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传输应采用可靠、安全的通信方式,如无线通信、光纤通信或有线通信,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通信协议方面,标准推荐使用通用的工业通信协议,如Modbus、DL/T645、IEC 61850等,以保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数据格式的统一性,以便于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与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方面,标准要求远程监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与现有的电力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此外,系统应支持多级监控结构,便于分级管理和集中控制。
在安全防护方面,标准强调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要求系统具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机制,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同时,系统应具备故障自检和恢复能力,以保障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GBT34932-2017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光伏发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