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并网型光伏发电站的监控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旨在规范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报警处理、故障诊断、运行状态监测等。同时,还对系统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接口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要求监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光伏电站内的各种运行参数,如发电量、电压、电流、功率、温度、湿度等,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分析。此外,还应具备对逆变器、汇流箱、变压器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能力,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备控制方面,标准明确了监控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两种模式,能够根据运行需求对光伏组件、逆变器、开关设备等进行启停、调节和保护操作。同时,系统还应支持自动控制功能,如根据光照强度、负荷变化等因素自动调整运行策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报警与故障处理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参数越限、通信中断等,并提供相应的报警信息和处理建议。此外,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记录和分析功能,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系统安全性方面,标准强调了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要求。系统应采用可靠的通信方式,防止外部攻击和非法访问,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此外,系统还应具备冗余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标准还对监控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设备的增加和功能的升级。同时,系统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便于与其他管理系统或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在实施和验收方面,标准要求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程序,确保系统符合技术规范和实际运行需求。同时,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总体来看,《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为我国光伏发电站的监控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推动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