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28637—2012电动采光排烟天窗》是中国国家标准,于2012年发布,旨在规范电动采光排烟天窗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该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电动采光排烟天窗,主要用于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条件,同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排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是一种集采光和排烟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构件,通常安装在屋顶或高处,通过电动驱动装置控制其开启和关闭。其主要作用是在日常使用中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打开,排出烟雾和热量,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该标准对电动采光排烟天窗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机械性能、电气安全、防火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例如,在结构设计方面,要求天窗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风荷载、雪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外力作用;在材料选择上,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的优质材料,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机械性能方面,《GBT28637—2012》规定了天窗的开启角度、运行速度、启闭次数等参数,以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还对电动驱动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如防止误操作、设置紧急停止装置等,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电气安全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采光排烟天窗通常配备电动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电气设备,因此必须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防止因电路故障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标准还要求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电气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
防火性能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电动采光排烟天窗在火灾发生时需要迅速开启,排出烟雾和热气,因此其结构和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能力。标准中对天窗的耐火极限、密封性能以及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运行。
环境适应性方面,《GBT28637—2012》要求电动采光排烟天窗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包括高温、低温、潮湿、强风等恶劣环境。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其在各种建筑中的适用性。
除了技术性能要求,《GBT28637—2012》还对产品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产品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便于用户识别和管理。同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损坏,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受潮和变形。
总体而言,《GBT28637—2012电动采光排烟天窗》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对于提升建筑安全性能、优化室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产品的技术要求,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依据,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