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是一项关于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性能和采暖供热量检测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发布,旨在规范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以及采暖系统供热量的计算与评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准确测量建筑物围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热传递特性,为建筑节能设计、能耗评估和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标准中规定了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式。现场检测主要采用热流计法、温度场法和红外热成像法等手段,通过测量围护结构两侧的温度差和热流量,计算出传热系数。实验室检测则是在控制条件下对试件进行测试,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
在采暖供热量的检测方面,标准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室外气候条件、室内温度设定、供暖系统效率等因素,计算采暖供热量。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损失、内部热源的影响以及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供热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该标准还对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检测仪器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检测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结果造成干扰。同时,要求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GBT23483-2009》还强调了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通过检测获得的传热系数和采暖供热量数据,可以用于建筑节能评估、节能改造方案制定、能源消耗预测以及建筑能效标识的评定。这些数据对于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和节能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提升了建筑能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之,《GBT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支持。它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性能,也为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