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1094.12-2013电力变压器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该标准主要针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的负载能力进行规范,为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标准编号中的“GBT”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1094.12”是该标准的序号,“2013”表示发布年份。
干式电力变压器是一种不使用绝缘油作为冷却介质的变压器,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或绕组浸渍处理等方式实现绝缘。由于其环保性、防火性和安装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医院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然而,与油浸式变压器相比,干式变压器在散热性能和负载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负载导则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GBT1094.12-2013》的主要内容包括干式变压器的负载能力评估方法、温度上升限值、负载周期计算、过载能力分析以及负载率与寿命之间的关系等。标准规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压器的允许负载,并提供了基于温度监测的负载控制策略。此外,还涉及如何通过合理选择负载曲线来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因过热导致的绝缘老化。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在1600kVA及以下的干式电力变压器,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用于更大容量的设备。标准中提到的负载导则不仅适用于新设备的设计和选型,也适用于已有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改造升级。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干式变压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干式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通风条件、负载波动情况以及变压器自身的结构设计等。因此,《GBT1094.12-2013》强调了对运行环境的综合评估,并提出了动态负载管理的概念。这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调整负载水平,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此外,该标准还引入了负载周期的概念,即根据变压器的温升特性,将负载分为连续负载、短期负载和间歇负载三种类型,并分别给出相应的负载限制。这种分类方式使得变压器的负载管理更加科学和系统化,有助于防止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行而引发的故障。
《GBT1094.12-2013》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技术进步和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也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运行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封面预览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