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TCEEMA_01188—202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技术监督规程》是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物及构筑物进行技术监督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提升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其在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储存于地下洞穴或高压容器中,在需要时释放压缩空气驱动涡轮发电。由于其具有容量大、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建设涉及复杂的工程结构和系统集成,因此对建(构)筑物的技术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本规程涵盖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结构安全、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以及运行维护等。规程明确了各阶段的技术要求和监督流程,为相关单位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在建筑设计方面,规程强调了建筑功能分区、通风采光、防火防爆等基本要求,同时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标准。例如,对于压缩空气储气罐区域,应考虑其承受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能力,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结构安全方面,规程对基础设计、主体结构、抗震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常位于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区域,但仍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环境影响。
材料选用是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建(构)筑物需要使用耐腐蚀、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材料,以适应长期运行的需求。规程对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等关键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
施工工艺方面,规程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从地基处理到主体结构施工,再到设备安装和调试,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规程还提出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的要求。
质量检测是保障建(构)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规程明确了各项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检测频率和合格标准,包括结构强度测试、材料性能检测、施工质量检查等。通过系统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运行维护也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后,建(构)筑物的维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规程提出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隐患排查等要求,确保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
总之,《TCEEMA_01188—202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技术监督规程》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运行安全,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