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适用于风电场接入交流电力系统的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该标准旨在规范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技术接口,确保风电场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风电场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技术问题日益突出。例如,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风电场的无功功率控制、电压调节、频率响应等问题也亟需统一的技术规范。因此,制定本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GBT 19963-2011》主要涵盖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备配置、运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明确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时应满足的电压等级、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变化率等关键参数,并对风电场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低电压穿越能力、频率响应特性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电压等级方面,标准根据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接入点的电网情况,提出了不同的电压等级要求。例如,对于容量较小的风电场,可接入10kV或35kV电压等级;而对于大型风电场,则通常需要接入110kV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这一规定有助于合理分配电网资源,避免因风电场接入不当而造成电网负荷失衡。
在功率因数方面,标准要求风电场应具备良好的功率因数调节能力,以减少对电网无功功率的冲击。同时,规定了风电场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应保持的功率因数范围,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此外,《GBT 19963-2011》还对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变化率进行了严格限制。由于风速的随机性,风电输出功率存在较大波动,这可能对电网的频率调节带来挑战。为此,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有功功率变化率,以保证电网的频率稳定。
在低电压穿越能力方面,标准要求风电场具备在电网电压骤降时继续运行的能力,防止因电压波动导致风电场脱网。这一能力对于提升风电场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等异常情况下。
《GBT 19963-2011》的发布实施,为我国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风电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为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