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51180-2016煤矿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在煤矿采空区上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各类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地基处理工程,旨在为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依据。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应对我国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大量采空区问题。由于煤矿开采导致地下空间被破坏,形成空洞,这些采空区可能会引发地面塌陷、沉降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采空区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
《GB51180-2016》内容涵盖了煤矿采空区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勘察要求、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方面。标准中明确了采空区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采空区规模、建筑物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性强、操作性好的技术措施。
在勘察阶段,规范强调了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包括钻探、物探、测试等手段,以准确查明采空区的分布范围、深度、形态以及地下水等情况。同时,还要求对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为后续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设计方面,规范提出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如注浆加固、回填压实、桩基处理等,并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使用相应的技术方案。例如,对于较小的采空区,可采用回填压实的方法;而对于较大的采空区,则可能需要结合多种处理方式,如注浆加固配合桩基施工,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施工过程中,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还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措施,如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此外,《GB51180-2016》还对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检验与验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程序,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总体来看,《GB51180-2016煤矿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标准文件。它不仅为煤矿采空区上的建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