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51044-201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适用于煤矿采空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该规范于2014年正式实施,旨在为煤矿采空区的地质勘察、风险评估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煤矿采空区是指由于煤炭开采活动形成的地下空洞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对地表建筑、道路、桥梁等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煤矿采空区进行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GB51044-2014》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制定的行业标准。
本规范内容涵盖了煤矿采空区勘察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勘察方法、数据处理与成果编制等方面。首先,规范明确了勘察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查明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充水情况、稳定性状态以及周边地质条件等。其次,规范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察技术路线,如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取样、测试分析等,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勘察方法方面,《GB51044-2014》强调了综合勘察的重要性,要求根据矿区的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合理选择和组合多种勘察手段。例如,在采空区范围较大或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在需要获取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时,则应结合钻探取样和室内试验进行分析。
此外,规范还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分析采空区的顶板结构、岩层变形特征、地下水活动等因素,评估其潜在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同时,规范还要求在勘察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因勘察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成果编制方面,《GB51044-2014》对勘察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文字说明、图表资料、数据分析等。勘察成果应能清晰反映采空区的地质特征和工程性质,为后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该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不仅提高了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也为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煤矿采空区的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规范的出台有助于提升勘察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总之,《GB51044-201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标准文件。它为煤矿采空区的勘察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对于保障矿区安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