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50991-2014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埋地钢质管道工程中直流干扰的防护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埋地钢质管道的安全运行,防止因直流干扰导致的腐蚀问题,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受到直流干扰时的判定方法、防护措施以及相关技术要求。标准内容涵盖了直流干扰的来源、影响因素、检测方法、防护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要求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直流干扰对管道的破坏作用,确保管道结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干扰通常来源于电气化铁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地下电缆等人工电源系统。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直流电流,通过土壤传导进入埋地钢质管道,形成电化学腐蚀现象。这种腐蚀不仅会降低管道的机械强度,还可能导致泄漏、断裂等严重事故,威胁公共安全和环境。
《GB50991-2014》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直流干扰的检测方法,包括测量管道对地电位、交流干扰电压、直流干扰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同等级的干扰情况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轻度干扰,可以采取阴极保护措施;对于重度干扰,则需要采用屏蔽、隔离、接地等综合防护手段。
标准还强调了管道设计阶段的防护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管道路径、避免与强电线路交叉、设置绝缘接头等。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管道防腐层的铺设、焊接质量控制以及接地系统的安装,确保防护系统的有效性。
在运行维护阶段,标准建议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对管道的电位变化、腐蚀情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加强与电力、铁路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直流干扰带来的挑战。
《GB50991-2014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埋地钢质管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规范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直流干扰对管道造成的危害,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能源输送和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