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堤防工程设计,是指导我国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对堤防工程的设计原则、结构形式、材料选用、施工方法及安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提高堤防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共分为十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洪标准、堤线布置与堤型选择、堤身设计、堤基处理、护岸与护坡设计、管理设施、施工与验收等主要内容。每一章节均明确了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
在防洪标准方面,规范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工程等级,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和防洪能力要求。通过对不同设防标准的划分,确保堤防工程能够满足区域防洪需求,有效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堤线布置与堤型选择是堤防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规范中强调应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地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堤线走向和堤型结构。同时,还提出了堤防工程的稳定性、抗冲刷能力和适应性等设计要求。
堤身设计是堤防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规范对堤身的断面尺寸、材料组成、结构形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堤身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渗性,以防止渗透破坏;堤身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御水流冲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堤基处理是保证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规范中针对不同的地基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排水、防渗等。通过合理的堤基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堤防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护岸与护坡设计是堤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中对护岸和护坡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防止水流对堤岸和堤坡的侵蚀,保护堤防工程的整体结构。
管理设施是堤防工程运行和维护的重要保障。规范中对堤防工程的监测、巡查、维修等管理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堤防工程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施工与验收是保证堤防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规范中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竣工验收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堤防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高质量完成。
《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堤防工程的设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重视,该规范将在未来的堤防工程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