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原《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8)的修订版本,旨在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新需求,提高电缆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工程设计。标准内容涵盖了电缆选型、敷设方式、路径选择、防火措施、电气计算、施工要求等多个方面,为电力工程中的电缆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在电缆选型方面,《GB50217-2018》明确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电缆类型选择原则,包括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等特殊性能电缆的应用场景。同时,标准还对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结合了最新的温度计算模型,提高了设计精度。
在敷设方式上,标准详细规定了直埋、穿管、电缆沟、隧道等多种敷设方式的技术要求,并对不同敷设方式下的电缆间距、弯曲半径、固定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路径选择是电缆设计的重要环节,《GB50217-2018》强调了路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环境保护等因素,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同时,标准还提出应优先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减少对地面景观的影响。
防火措施是电缆设计中的关键部分。标准要求在电缆密集区域设置防火隔板、阻火墙等设施,防止火灾蔓延。此外,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如变电站、数据中心等,还应采取更严格的防火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电气计算方面,《GB50217-2018》引入了新的计算方法,包括短路电流计算、电压降计算以及电缆热稳定校验等内容,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同时,标准还强调了电缆绝缘水平的选择应与系统电压相匹配,以确保电缆的长期安全运行。
施工要求是保证电缆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对电缆的安装、接头制作、终端处理等施工过程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并强调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总体来看,《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的发布,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电缆设计的技术水平,也为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电缆工程的设计质量,降低运行风险,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从而推动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