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T40773-2021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系统结构、设备配置、通信协议、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机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统一规范,确保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设备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提高系统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
在功能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具备的监测、控制、报警、记录等功能。例如,对变电站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照明、安防、消防等辅助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技术指标方面,标准对系统的响应时间、数据采集精度、通信可靠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系统应具备快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能力,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及时传递至监控中心;同时,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
系统结构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将监控系统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类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与处理,应用层则负责数据分析、报警处理和人机交互等功能。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系统的模块化开发和灵活扩展。
设备配置方面,标准对监控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服务器、监控终端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期稳定运行能力,控制器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并具备一定的智能处理能力,服务器应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通信协议方面,标准推荐使用通用的工业通信协议,如Modbus、TCP/IP、DL/T 634.5101等,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要求系统具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被非法篡改。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对各种辅助设施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算法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例如,当检测到温度过高时,系统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供后续分析。
报警机制是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系统具备多层次的报警功能,包括声光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系统集成方面,标准强调了与主站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集成能力。例如,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能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总之,《GB T40773-2021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为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安全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