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T40095-2021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智能变电站中测控装置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该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及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对于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的基本功能、性能要求、结构设计、接口配置、通信协议、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测控装置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的任务,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自动化水平。
在功能方面,测控装置应具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基本功能,并支持与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及其他智能设备的通信。同时,应具备数据处理、故障记录、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以满足变电站运行和管理的需求。
在性能要求上,标准对测控装置的精度、响应时间、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遥测量的准确度应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遥信动作的正确率应达到100%,装置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低于一定数值。这些指标确保了测控装置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
结构设计方面,测控装置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升级。装置外壳应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适应变电站的高温、高湿、灰尘等恶劣环境。同时,装置内部应有合理的布局,保证散热良好,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接口配置是测控装置设计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测控装置与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其他系统的接口类型和通信方式。常见的接口包括RS485、以太网、光纤等,通信协议通常采用IEC 60870-5-103或IEC 61850等国际标准,以确保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试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测控装置的各项测试项目和测试步骤。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等。通过严格的试验,确保测控装置在出厂前符合各项技术要求,保障其在现场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标准还对测控装置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明确要求。装置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产品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包装应牢固、防潮、防震,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储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场所,防止设备受潮或老化。
《GB T40095-2021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测控装置的质量和性能,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