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Ⅱ
  • 通信
  •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工程设计
    16 浏览2025-07-15 更新pdf1.3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旨在提高通信局(站)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规范涵盖了通信局(站)的防雷设计、接地系统设计、防雷分区、电磁兼容性、防雷器件选择以及施工与验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通信设备的损害,降低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通信中断风险。

    在防雷设计方面,规范强调了对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措施。对于直击雷,应设置避雷针、避雷带等设施,以引导雷电流安全泄放至大地。对于感应雷,应采用屏蔽、隔离和等电位连接等手段,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通信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

    接地系统是防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通信局(站)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接地等。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雷电流对设备的影响,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规范还提出了防雷分区的概念,将通信局(站)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域,根据各区域的雷电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第一类防雷区(LPZ0A)为直接暴露于外部雷电环境的区域,而第二类防雷区(LPZ0B)则为经过初步防护的区域。

    在电磁兼容性方面,规范要求通信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因雷电引起的电磁干扰影响通信质量。同时,应合理布置通信设备和线路,减少电磁场的耦合效应。

    防雷器件的选择也是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推荐使用性能优良的浪涌保护器(SPD),并根据不同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用途进行选型。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施工与验收环节同样不可忽视。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项防雷与接地措施落实到位。验收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为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防雷能力,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 封面预览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