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原《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修订版本,旨在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照明技术的进步,提高建筑照明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节能性。
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照明设计,包括住宅、办公、商业、教育、医疗、体育、交通等各类建筑。标准内容涵盖了建筑照明的基本要求、照度标准、照明质量、节能措施、光源选择、灯具布置、照明配电等方面。
在照度标准方面,《GB 50034-2013》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和使用需求,规定了相应的照度值。例如,办公场所、教室、医院病房等不同空间对照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以确保满足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和工作舒适度。同时,标准还强调了照度均匀度和眩光控制,以提升整体照明质量。
在照明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色温、显色指数、眩光限制等参数要求。合理的色温和高显色指数能够提高视觉舒适度和色彩辨识能力,减少视觉疲劳。同时,通过限制眩光,可以避免因光线过强或分布不当而影响视觉效果。
节能是《GB 50034-2013》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明确了照明功率密度限值,要求在满足照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灯具。此外,还推荐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如感应开关、定时控制、调光系统等,以实现按需照明,降低能源消耗。
在光源选择方面,标准鼓励使用LED等新型高效节能光源,逐步淘汰低效、高耗能的传统光源。同时,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环境,推荐合适的光源类型和安装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灯具布置是照明设计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根据建筑结构、功能分区和照明需求,合理布置灯具位置和数量,确保照明均匀且无明显阴影。同时,灯具的选择应考虑其光效、寿命、维护方便等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照明配电部分,《GB 50034-2013》规定了照明线路的设计原则和配电方式,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标准要求照明系统与电力系统分开设置,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应具备必要的保护装置,防止电气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标准还涉及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如无障碍设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对于这些特殊区域,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我国建筑照明设计的技术水平,也推动了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