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2900.10-2013-T 电工术语 电缆》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全称为《电工术语 第10部分:电缆》,该标准于2013年发布,是电工领域中关于电缆相关术语的重要规范性文件。本标准的制定旨在统一和规范电工行业中有关电缆的专业术语,为技术交流、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质量检测等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缆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涵盖了电缆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材料特性、性能指标以及应用分类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电缆相关术语的系统化整理,有助于提高行业内的沟通效率,减少因术语不统一而导致的技术误解或操作失误。
在标准中,首先对“电缆”这一核心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出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绝缘导体包覆在保护层中的电线产品,用于传输电能或电信号。此外,标准还详细列出了与电缆相关的各种术语,如导体、绝缘层、屏蔽层、护套、铠装层等,明确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该标准还对电缆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等,并分别给出了每种电缆的定义和技术特征。例如,电力电缆主要用于传输电能,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压等级;通信电缆则用于传输数据和信息,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控制电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在材料方面,标准也对电缆所使用的导体材料、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等进行了说明,强调了不同材料对电缆性能的影响。例如,铜导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各类电缆中;而聚氯乙烯(PVC)和交联聚乙烯(XLPE)等材料因其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常被用作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材料。
此外,标准还涉及电缆的性能参数,如导体电阻、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耐压能力等,这些参数是衡量电缆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通过明确这些术语和参数,有助于规范电缆产品的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GB 2900.10-2013-T 电工术语 电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不仅为国内电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和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缆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看,《GB 2900.10-2013-T 电工术语 电缆》是一部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实用性强的标准,它在电工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