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A479-2004耐火电缆槽盒》是中国国家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主要用于规范耐火电缆槽盒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要求。该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旨在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持续运行,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耐火电缆槽盒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一定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电缆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隧道、大型商场、机场、医院等对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电缆不受火灾影响,防止因电缆短路或过热引发二次灾害,同时为消防设备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
GA479-2004标准规定了耐火电缆槽盒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耐火等级,耐火电缆槽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A类、B类、C类等,其中A类耐火性能最高,适用于最严苛的防火场景。
在技术要求方面,该标准明确了耐火电缆槽盒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尺寸规格、耐火时间、抗压强度、防腐性能等关键指标。例如,耐火时间应满足在标准燃烧条件下持续工作至少180分钟,且在火灾后仍能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求槽盒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试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对耐火电缆槽盒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包括耐火试验、机械性能试验、化学腐蚀试验等。这些试验不仅验证了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检测依据。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抽样检查和型式检验的具体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检验规则方面,《GA479-2004》明确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要求。出厂检验主要针对产品的外观、尺寸、基本性能等进行检查,而型式检验则是在新产品开发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进行的全面测试,以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也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应标明制造商名称、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追溯。包装应牢固可靠,防止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同时,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耐火电缆槽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GA479-2004》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还能有效提升建筑电气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总之,《GA479-2004耐火电缆槽盒》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规范,它在保障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安全要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