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957-2017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的化学清洗和成膜工艺。该标准自2017年实施以来,为火力发电厂的设备维护、运行效率提升以及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凝汽器是火力发电厂中极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冷凝成水,从而维持汽轮机的真空状态,提高机组效率。由于长期运行,凝汽器内部容易受到水垢、氧化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沉积,严重影响传热效果,导致机组效率下降,甚至引发设备故障。因此,定期对凝汽器进行化学清洗和成膜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DLT 957-2017》标准详细规定了凝汽器化学清洗的工艺流程、清洗剂的选择与配比、清洗时间控制、清洗后的冲洗与中和等关键环节。同时,标准还提出了成膜处理的要求,包括成膜剂的种类、使用方法、成膜质量的检测指标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清洗和成膜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凝汽器内部的污垢,恢复其良好的传热性能,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膜层,防止腐蚀的发生。
在化学清洗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凝汽器的具体情况,如材质、结垢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常用的清洗剂包括酸性溶液(如盐酸、柠檬酸)、碱性溶液以及有机溶剂等。清洗剂的选择应兼顾去污效果和对设备的腐蚀性,避免因清洗不当造成设备损伤。此外,清洗过程中还需严格控制温度、浓度和时间,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清洗完成后,需对凝汽器进行充分的冲洗和中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清洗剂,防止其对后续运行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需要进行成膜处理。成膜剂通常为缓蚀剂或钝化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有效阻隔腐蚀介质的侵蚀,提高设备的耐腐蚀能力。
《DLT 957-2017》标准还强调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系统隔离、人员培训等。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要求。同时,标准还对清洗和成膜后的质量检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通过目视检查、红外测温、电化学测试等方式评估清洗效果和成膜质量。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为行业内的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遵循《DLT 957-2017》的技术要求,可以有效延长凝汽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电厂的整体运行水平。
总之,《DLT 957-2017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火电厂设备维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