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TCEC165.11-2018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11部分:计量》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是《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主要针对电供暖系统中计量环节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规范,旨在提高电供暖系统的能效水平、保障用户权益、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供暖系统中的计量装置及其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集中式电供暖系统、分布式电供暖系统以及户用型电供暖设备。标准内容涵盖了计量装置的选型、安装位置、数据采集与传输、计量精度、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计量装置的选型方面,标准规定了电供暖系统中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计量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正常运行需求。同时,标准还强调了计量装置的防干扰能力,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便于读取、维护且不受外部因素干扰的位置。对于集中式电供暖系统,计量装置通常设置在主干管道或分户控制点,以便于统一管理和数据统计。而对于分布式或户用型系统,计量装置则应安装在用户端,以确保用电量的准确记录。
数据采集与传输是本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要求计量装置能够实时采集电供暖系统的用电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或用户终端。同时,数据传输过程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计量精度方面,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电供暖系统提出了具体的精度要求。例如,对于集中式系统,计量装置的误差范围应控制在±1%以内;而对于户用系统,误差范围则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2%。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定期校准的要求,以确保计量装置长期运行的准确性。
数据管理是本标准的另一重要部分。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计量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存储、备份、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同时,数据应具备可追溯性,以便于后续的审计和问题排查。对于用户而言,标准还强调了透明化原则,即用户应能够方便地获取自己的用电数据和费用明细。
此外,标准还涉及了计量装置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要求计量装置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功能,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同时,鼓励采用智能化计量技术,如远程抄表、自动报警等,提升电供暖系统的管理水平。
总体来看,《TCEC165.11-2018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11部分:计量》为电供暖系统中的计量环节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电供暖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