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939-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技术导则》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的监督与管理。该导则适用于燃煤、燃油及燃气等类型的火力发电厂锅炉,对受热面管的运行、维护、检测和更换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导则的发布是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锅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减少因受热面管故障导致的停机事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导则还强调了对锅炉受热面管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的重要性,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导则中详细规定了锅炉受热面管的监督范围,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主要部件。这些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承受高温、高压以及腐蚀等复杂工况,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导则要求对这些部件进行定期的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内部清理和无损检测等。
在监督技术方面,导则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等,用于评估受热面管的磨损、裂纹、腐蚀和变形等情况。同时,导则还规定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导则还强调了对锅炉受热面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根据不同的工作温度和压力条件,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制造和安装。此外,导则还要求对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运行管理方面,导则提出了对锅炉受热面管运行参数的监控要求,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和蒸汽质量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参数偏离正常范围而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导则还明确了对锅炉受热面管的维护和检修要求。对于出现磨损、腐蚀或裂纹的管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因局部缺陷引发更大范围的故障。同时,导则还规定了检修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此外,导则还对锅炉受热面管的运行记录和数据分析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档案,可以对受热面管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导则还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DLT 939-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技术导则》是火力发电行业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保障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各火电厂应认真贯彻执行该导则,加强锅炉受热面管的监督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