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902-2017 耐磨耐火材料》是一项针对耐磨耐火材料的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高温工业领域。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耐磨耐火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旨在提高耐磨耐火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在高温、高磨损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耐磨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同时承受机械磨损和热侵蚀的特种材料,广泛应用于锅炉、窑炉、管道、阀门等高温设备中。这类材料通常由耐火骨料、结合剂、添加剂等组成,通过特定的工艺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良好的耐磨性、抗热震性和化学稳定性。DLT 902-2017标准对这些性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技术要求方面,《DLT 902-2017 耐磨耐火材料》明确了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如体积密度、气孔率、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等。同时,也规定了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铁等主要组分的含量范围。此外,标准还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耐磨指数、磨损量等关键参数,并提供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试验方法部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材料的各项性能检测流程和操作规范。例如,体积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采用了水浸法或气体渗透法;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则通过压力试验机进行测试;耐磨性能的评估则采用落球法或旋转磨损试验等方法。这些试验方法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检验规则方面,DLT 902-2017标准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所有产品必须经过外观质量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后方可出厂。对于首次生产的产品或原材料发生变化时,还需进行型式检验,以验证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同时,标准还规定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是保障材料在流通环节中不受到损坏的重要措施。标准要求每件产品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包装应牢固、防潮、防震,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剧烈碰撞和日晒雨淋。储存条件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以防止材料性能下降。
DLT 902-2017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耐磨耐火材料的技术水平,也为相关行业的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检测方法,促进了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公平竞争。同时,该标准的推广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温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