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Ⅱ
  • 电力
  • DLT 876-2004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

    DLT 876-2004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
    作业
    11 浏览2025-07-15 更新pdf0.3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DLT 876-2004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为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4年起实施,适用于电力系统中1kV及以上交流输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在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要求,从而有效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带电作业是指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或安装等操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减少停电时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带电作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一旦绝缘配合不当,可能导致电弧放电、短路甚至触电事故。因此,合理的绝缘配合是保障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DLT 876-2004》标准详细规定了带电作业中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以及具体应用要求。其中,涵盖了电压等级、环境条件、设备类型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标准强调,绝缘配合应根据实际运行条件进行动态分析,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足够的绝缘水平。

    该导则还提出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求,例如对于10kV、35kV、110kV、220kV等常见电压等级,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安全距离范围。这些数据不仅来源于理论计算,也结合了大量实际运行经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DLT 876-2004》还涉及带电作业工具的绝缘性能要求。标准明确指出,所有用于带电作业的工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绝缘测试,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预期的电气应力。同时,还建议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该导则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升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遵循该标准,电力公司可以更好地规划带电作业方案,合理选择作业方式和工具,从而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DLT 876-2004》并非一成不变的法规,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随着新型绝缘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带电作业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因此,相关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需求。

    总体而言,《DLT 876-2004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在电力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带电作业的安全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它不仅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进一步优化和细化,以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作业需求。

  • 封面预览

    DLT 876-2004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LT 876-2021 带电作业绝缘配合导则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