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861-2004 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是一项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有关可靠性的基本术语和定义。该标准于2004年发布,为电力行业的可靠性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基础,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电力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能够持续、稳定地向用户提供所需电能的能力。它是衡量电力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服务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需要对相关的术语进行明确和统一的定义。
《DLT 861-2004》标准涵盖了电力可靠性领域的多个基本术语,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系统、电力设备、供电可靠性、停电时间、停电用户数、平均供电可靠率、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等。这些术语的定义不仅适用于发电、输电和配电环节,也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和管理。
该标准的制定基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并参考了国际上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通过统一术语,可以有效避免因术语不一致而导致的理解偏差和信息交流障碍,从而提升电力行业内部的协作效率。
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准确使用术语是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和决策科学的前提。例如,“平均供电可靠率”(SAIFI)和“平均故障停电时间”(SAIDI)等指标,是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参数,其定义和计算方法必须统一,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DLT 861-2004》还强调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可靠性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停电事故,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该标准适用于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技术人员而言,掌握和理解这些基本术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和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可靠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DLT 861-2004》作为一项基础性标准,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DLT 861-2004 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是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标准文件,它不仅规范了电力可靠性相关的术语,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