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842-2015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一项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结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确保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标准内容涵盖了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基本参数、结构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多个方面,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在基本参数方面,《DLT 842-2015》对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额定频率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电容器能够在规定的电气条件下稳定运行。同时,标准还对电容器的额定电流、电容值偏差范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电容器的性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在结构要求方面,标准对电容器装置的外壳、接线端子、保护元件等部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外壳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腐蚀性能,接线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保护元件如熔断器、避雷器等应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
在性能指标方面,《DLT 842-2015》对电容器装置的功率因数补偿能力、电压波动适应性、温度变化影响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确保电容器装置在不同工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并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试验方法方面,标准规定了电容器装置的各项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测试、耐压试验、温升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全面评估电容器装置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确保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DLT 842-2015》还对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和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电容器装置与电网连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接线错误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容器装置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低压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容器装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力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之,《DLT 842-2015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其内容全面、要求严格,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质量和性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