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836.2-2016 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2部分:高中压用户》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我国供电系统中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该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用户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是《DLT 836.1-2016 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1部分: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基本术语》的延续和补充,针对高中压用户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了供电可靠性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它不仅涵盖了供电中断事件的统计与分析,还明确了各项关键指标的计算方式,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
在供电系统中,高中压用户通常指的是接入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用户,包括工业用户、商业用户以及部分居民用户。这些用户对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对其供电可靠性的评价尤为重要。通过实施本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标准中对供电可靠性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电中断事件的分类与统计,包括计划停电、故障停电和外部因素导致的停电;二是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指标计算,如SAIDI(用户平均停电时间)、SAIFI(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三是对不同用户类型进行差异化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此外,本标准还强调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重要性。供电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停电事件记录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供电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整体供电可靠性。
《DLT 836.2-2016》的发布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也为政府监管和用户监督提供了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总之,《DLT 836.2-2016 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2部分:高中压用户》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其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标准将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保障用户权益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