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799.7-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7部分:极低频电磁场监测》是一项针对电力行业中极低频电磁场(ELF-EMF)监测的技术规范,旨在为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适用于各类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管理过程中对极低频电磁场的监测与评估。
极低频电磁场是指频率在0至300Hz之间的电磁场,主要来源于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由于其广泛存在且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DLT 799.7-2002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规范这一领域的监测工作,确保电力行业的职业健康安全。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极低频电磁场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监测点布置、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首先,在基本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监测工作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责。其次,在监测方法上,标准推荐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仪器,并对测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位置的选择以及测量条件的控制等。
在监测点布置方面,DLT 799.7-2002强调应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合理设置监测点,以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工作场所的电磁场水平。同时,标准还提出应定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该标准还对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所有监测数据应如实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管理。对于不符合标准限值的监测结果,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DLT 799.7-2002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操作规范,还强调了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电磁场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电磁场危害的认知和防护能力。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执行DLT 799.7-2002标准,电力行业可以有效地控制极低频电磁场对工作人员的潜在影响,保障其身体健康。同时,该标准也为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总之,《DLT 799.7-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7部分:极低频电磁场监测》是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对于提升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管理需求。
封面预览